
过去,农村干部制度的完善程度有所不足,可能存在一些村干部在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后没有能够及时退下来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受限等。
基于农村村干部队伍呈现出高龄化的基本现状,不少地区对选任村干部的年龄进行了限制。
一、新规:选任村干部,年龄有限制
根据新规定,村支书的年龄限制区分为普通地区和偏远地区两种。具体来说,普通地区村支书的最高年龄限制为60岁。也就是说,参选村支书时年龄必须在60岁以下,即将届满60岁的村书记,下一届必须交班。
而对偏远地区来说,考虑到人口结构及发展状况,村支书的最高年龄限制可以适当放宽,但也不能超过65岁,这是硬性规定的上限。
· 小知识:村干部的分工职责 ·
1、村委主任、支部书记:负责村内支部、村务全面工作。
2、村委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村务工作,主抓村庄环境治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违章建筑和违法占地、道路和水利等项目资金的使用。
3、支部副书记:协助支书做好党务工作,主抓组织、党务宣传、纪检、经济发展等工作。
4、村委委员:协助主任、副主任做好村务工作,主抓道路安全、农业、林业、土地、畜牧、远程教育、卫生计生、食品、治安防范、武装、村内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
5、支部委员:协助支书、副支书做好党务工作,主抓财务、工会、民政、残联、劳动保障、优抚、卫生计生、妇联、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工作。
二、村干部队伍年轻化,是基于哪些层面考虑的?
首先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部分地区要求村干部或村级储备干部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并非是脑子一热所作出的决定,也不是觉得超过一定的岁数就不再具备工作能力。相反,之所以要求村两委干部队伍越来越年轻,一方面是基于农村村干部队伍老龄化这一现状;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农村更长远的发展与进步。具体来说,无外乎如下3个层面:
①村干部越来越年轻,进一步激发农村新活力
据悉,不少地区通过提高村干部福利待遇标准、完善晋升机制等等方式来吸引越来越多具有高学历且愿意投身到农村工作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们,他们的加入不仅优化了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还会进一步激发农村活力。
②任期由3年变5年,长远谋划
不少已经实施“一肩挑”的地区,将村支书的任期由3年延长为5年,如此一来即意味着村干部在成功当选之后能够享有更长的任期和更稳定的政策执行空间。同时,在乡村振兴这一大背景下,年轻村干部也能够迅速适应,为农村的长远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③年轻村干部有学历、有见地,能应对时代挑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现如今开展各项工作也对村干部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有学历、有技术、有见地的年轻村干部往往能够凭借其较高的教育背景,更容易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信息技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
三、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虽然村干部年龄限制政策意在推动年轻化,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年轻村干部选拔和培养机制还不完善,缺乏系统培训。其次,长期从事基层工作的老同志丰富的经验对年轻人处理复杂问题还很需要借鉴。
因此,还需建立导师制度,发挥老同志的余热作用。此外,针对年轻村干部流动性大的问题,可以通过提供必要的政治和生活保障来增加他们的获得感。
这项新规旨在推动农村领导者特别是村书记实现年轻化和知识化,确实回应了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效率,也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但是政策的实施还需进一步健全配套机制,吸收老同志智慧,提高年轻干部的稳定性。我们希望这批新锐村官能在老同志指导下,发扬新精神,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